一场秋雨一场凉。进入10月后,几场秋雨让人们感受到秋的清凉,昼夜温差增大,气温也持续走低。由于气温变化不定,一些秋季常见病、多发病也频频造访。入秋后,万州区多家医院的儿科门诊又“热闹”起来,感冒、发烧、腹泻等患儿不断增多。
秋季儿童易患呼吸系统疾病
记者从重庆三峡妇女儿童医院、万州区妇幼保健院等医院儿科门诊了解到,秋天,儿科门诊医生经常会遇到两类疾病:一类是以感冒、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为代表的呼吸系统疾病;另一类是以腹泻、呕吐、厌食为代表的消化系统疾病。这两类疾病就像两大“魔头”,经常在秋季侵扰孩子。
一般来说,季节交替会对身体造成影响,身体一时无法适应秋季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导致人体的呼吸道系统、热平衡系统以及皮肤的免疫力下降,从而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
万州区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吕玲医生介绍,由于小孩的呼吸道局部及全身免疫防御能力差,一旦感冒,病情容易转变为支气管炎、肺炎。
对有过敏性疾病的人群来说,秋天是个令人担忧的季节。秋季气温下降,加上空气中是以野草类花粉大量释放为主的飘浮物,可引起较重的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及哮喘。吕医生提醒,防止秋季过敏性疾病,日常生活中,患儿要避免接触过敏源如花粉、粉尘、皮毛等,忌食寒凉生冷等刺激性食物,慎食鱼、虾、蟹类等海产食物。注意规律作息,做好防寒保暖工作,补充水分,避免吸二手烟,并尽量避免出入空气污浊的地方。
小儿秋季腹泻要警惕
除了呼吸系统疾病的困扰,消化系统疾病也是一大问题。孩子的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但营养需要相对较高,肠道负担重,加上免疫功能不成熟,调节机能较差,入秋后消化道功能紊乱,容易引发腹泻。
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对6~24个月的婴幼儿来说,要特别警惕秋季腹泻。吕医生介绍,小儿秋季腹泻有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患病初期,患儿发病时多有感冒的症状,接着出现呕吐腹泻,排水样便,一天可能拉三到五次,严重的时候十几次。容易造成婴幼儿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吕医生提醒,此时家长要注意给患儿保暖,多喝水,多吃含有水分营养丰富的食物,提高患儿抵抗力。
吕医生表示,家长要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减孩子的衣服,保证孩子睡眠充足。秋季天气干燥,孩子还会有鼻出血、咳嗽等情况,记得要给孩子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干燥辛辣食物,必要时可使用加湿器。注意饮食卫生,勤洗手,避免“病从口入”。勤晒被褥,既可借阳光中的紫外线杀死细菌病毒,也可使被褥干燥、松软,对预防感冒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