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关于如何喝水的科普文章并不少见。“喝水的最佳时间表”“这样喝水才更健康”“喝水的各种讲究”等文章,令人眼花缭乱。就此,海南日报记者采访了海南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主任、省健康管理协会会长易慧明教授,为大家讲讲关于喝水的那些事。
提及喝水的讲究,易慧明认为首先应弄明白“喝多少”这个问题。他说,一般情况下,成年人每公斤体重需要摄入40到50毫升的水,也就是说,一个50公斤的人,按照40毫升来算,需要喝2000毫升的水。“一杯水是250毫升的话,八杯水刚好是2000毫升,所以也就有了每天喝八杯水的说法。”
易慧明将八杯水分配到每日的饮水量:第一杯是晨起时喝,第二杯是中午喝,第三杯是下午,第四杯晚餐时喝,第五杯睡前和半夜醒来时喝;剩余三杯水可从日常食物,如汤、粥、水果中获得。简单说,就是通过定点保证五杯水的摄入量,剩余的三杯水可以稍微随意一点。
易慧明认为,定点喝水的时间有助于市民养成“少量多次”的饮水习惯。因为对于心脏不太好的市民来说,如果一次饮水量过大,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脏功能衰竭,还有些人会引起水中毒。
很多人因担心晚上喝水会上厕所、会水肿,就不敢在晚上喝水。易慧明认为,晚上睡前喝杯水,不仅不会对身体有害,反而有助健康,尤其是对老年人很好。
易慧明解释了喝水对人体的好处。“多饮水可以促进新陈代谢,缩短尿液在泌尿系统储存的时间,减少毒素的吸收,帮助排出毒素,减少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同时多喝水能帮助皮肤多出汗,减少毒素在皮下的堆积,达到预防皮肤疾病和帮助美容的作用。
尤其是在晚上,血液流动速度本来就慢,如果再缺水,血液得不到稀释,血流的速度会更慢。“很多老年人是半夜脑梗塞或者心肌梗塞,血流不动了,就产生梗塞。”易慧明说。
易慧明建议,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市民,可以晚上睡前喝半杯水,起夜时再喝半杯水,这样能够降低血液粘度,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晚上有吃宵夜习惯的市民,也可睡前喝杯水,帮助肝脏解毒。现代许多人营养丰盛、高热量、加上应酬、熬夜等,容易导致肝胆实热,人就会很烦躁而失眠,睡前喝半杯水,可以帮助肝脏清热解毒,缓解失眠的痛苦。
早晨睡醒的第一杯水是喝温开水?蜂蜜水?还是盐水?易慧明认为早晨乃至整个上午,都宜饮用温开水,可以喝甜的温开水,但不建议喝盐水。
“早晨起床后处于一种生理性缺水状态。在开始一天的活动前,最好喝一杯250毫升的温开水,以补充水分让肠胃慢慢恢复功能。”易慧明解释道,很多人便秘、大便干,以为自己是“顽固型便秘”,其实只是喝水太少,通过早晚一杯水,就能有效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