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医疗系统迎来了一批远方的客人。来自青海省治多县的副县长王东华、卫生局局长宋晓庆、治多县人民医院院长肖英等一行5人走进山城,对2016年以来我市给予治多县的医疗帮扶工作予以回访感谢,并交流考察医疗健康帮扶事宜。
治多县卫生系统一行首先来到市中心医院。市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市中心医院领导班子成员热情接待了考察团一行。医务部、人力资源部、科教科、医保办等职能部室负责人,以及曾经到治多县人民医院进行对口支援的医生陪同座谈。
座谈中,双方就深化医改、薪酬制度改革、医院管理等方面工作进行了较深入的交流探讨和经验分享。治多县政府副县长王东华对市中心医院的支援表示感谢,对参加对口支援的专家所付出的辛勤工作表示肯定。她说,专家帮扶的两年时间里,治多县人民医院在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等方面有了显著提高,进一步缓解了治多县人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当地医护人员被专家们严谨的工作态度、勤奋的工作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工作热情所感染。
在谈及医改工作及薪酬制度改革时,治多县卫生局局长宋晓庆热切希望通过市中心医院援青专家进行对口支援及青方医务人员来院实地学习等形式,在人才培养、技术支持、科室管理等方面为治多县人民医院提供坚强的后方支持,以提升医院的软件建设能力。同时,他们希望通过此次考察,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转变发展思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座谈结束后,考察团还亲切地为与会领导及援青医生送上了哈达,再次表达了衷心的谢意。随后,考察团一行先后到病房药物调剂室、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手术室、急诊门诊、急诊抢救室等科室进行了实地参观。
治多县考察团的第二站来到市第九人民医院下属的明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那里,考察团一行先后参观了儿保科、孕产妇管理、分级诊疗服务、家庭医生签约、中医馆等。就社区开展的妇儿保管理流程,与九院社区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了详细地交流,并通过拍照片、记录等方式学习了宝贵经验。当走进家庭医生签约管理科室时,考察团一行对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整齐化、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啧啧称赞,他们表示,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非常重要,但是由于治多县的地域特点,管理所在辖区的居民健康仍然存在困难,希望可以与九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长久联系,多学习、多交流,以便更好地开展基层医疗工作。
随后,治多县考察团又走进市妇幼保健计划服务中心,就深化拓展帮扶合作进行了交流。
说起山城与治多县的“渊源”,还要追溯到2016年。据了解,根据《关于印发辽宁省加强三级医院对口帮扶青海省贫困县县级医院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辽卫函[2016]74号)文件要求,市中心医院研讨规划,详实了解帮扶单位需求后,精挑细选出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身体素质过硬的肿瘤内科陈铁军主任、普外科施春医生、急诊科郝庭峰医生、妇产科王军医生、功能科赵宝志医生五名业务骨干,在副院长梁伟的带领下组成中心医院援青医疗团队赴青海治多县人民医院展开为期3个月的帮扶工作。2017年,又派出放射科专家主任医师高伟民、普外科专家(医务部)副主任医师张立川、循环内科专家副主任医师朱宏涛、妇产科专家主治医师杨帅等4名业务骨干走进治多县进行帮扶。
治多县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洲辖区,平均海拔4500米,是全国海拔最高、人均占有面积最大的一个县,卫生资源较少,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境内光照充足,辐射强烈,气候寒冷,年均温为-0.3至-0.6℃。援青医疗团队克服了高原反应、水土不服等诸多难关,积极投身治多县的医疗建设中。先后完成诊治患者四百余人次,参加巡回医疗体检三百余人次,参加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67人次,教学查房百余次,开展手术近三十例,教学查房十余次,面向全院培训讲座十余次等,并帮助治多县人民医院成功评审晋级为二级医院。
这些不完全的数据统计也许不能全面概括专家在受援单位工作的努力与勤奋,但通过援青医疗队每一位队员真诚的付出与努力,切实加强了治多县人民医院各项能力建设,提高了医疗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了治多县人民医院的机构管理能力,进一步实现了优质卫生资源下移,缓解了贫困地区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赢得了治多县人民医院各级领导和广大员工的信任和好评。